全国碳市场因故推迟启动 CCER等配套市场悄然升温

储能世界网讯:原定于6月底启动上线交易的全国碳市场,一直牵动着市场神经。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全国碳市场虽已推迟开市,具体时间待定。而另一方面,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等配套市场因全国碳交易预期,近期明显升温,相关上市公司涉足该领域的信息近期也明显增加。

碳价预期走高 上市公司提前储备

6月28日,国内最大规模CCER碳汇交易披露。包钢股份和岳阳林纸分别公告称,双方已签署《碳汇合作协议》,岳阳林纸将向包钢股份每年提供不少于200万吨的CCER自愿减排指标,排放周期不少于25年,即提供总量不少于5000万吨的CCER减排指标。岳阳林纸表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约30元/吨至40元/吨的CCER价格测算,如交易实施,预计对公司业绩影响约6000万元/年至8000万元/年,约占岳阳林纸2020年净利润的14.5%至19%。而包钢股份董事长刘振刚则表示,“碳汇作为碳交易补充,在碳交易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前购买储备碳汇资源对包钢参加碳交易及降低碳交易成本将具有重要作用。”

无独有偶,北清环能(000803.SZ)日前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北控十方与常州荣碳新能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协议,向荣碳新能源转让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指标36.10万吨,交易单价为人民币20元/吨。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透露,截至2020年底,9个碳交易试点市场七年来累计交易金额104.51亿元、交易量4.45亿吨,平均成交价格约为23.5元/吨。这基本就是目前市场价格水平的基准。而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后,碳配额价格和CCER价格均有望大幅提升。这也正是诸多上市公司开始提前储备碳配额和CCER资产,或者提前准备CCER配额申请工作的原因所在。

记者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包括金风科技、旺能环境、粤水电、中闽能源、九洲集团等上市公司在交流平台表示,公司将密切跟踪国家碳排放交易政策,积极参与有关业务。一方面,高耗能公司开始提前储备碳配额或CCER资产;另一方面,清洁能源、环保类上市公司则开始提前筹备CCER配额申请工作,以便在CCER恢复申请政策开闸后第一时间启动。

碳价走高将获市场需求和政策强支撑

按照碳交易的分类,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有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将在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电力行业已作为首个行业率先进入全国碳市场进行配额交易和履约;另一类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目前分散在全国9个试点市场进行交易,排放企业每年可使用CCER抵销不超过5%的应清缴碳排放配额,因此CCER市场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通过强制市场(碳配额交易)和自愿减排市场(CCER交易)的相互配合,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框架。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现行碳价整体是偏低的。“以上海为例,当前平均碳价约为40元/吨,在各试点市场中已处在相对高位。但参考国际市场,欧盟碳价近期突破了50欧元/吨,二者严重倒挂。”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认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碳价维持在80—100元/吨是相对合理的区间。

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有关人士则指出,“决定碳排放权价格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本,二是碳配额的松紧。”据了解,目前国内碳减排的边际成本在100元/吨左右,欧盟高达150-180欧元/吨,边际成本必然不断升高;而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国家对于碳配额分配必然也将不断趋紧。此外,从市场规模看,试点期间配额发放过多且基本上是免费发放,各区域市场分割流动性差,加上缺乏碳金融产品等问题,导致试点期间交易规模小、碳交易价格偏低。“但随着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上述状况有望得到改变。”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表示,在首批电力企业进入市场的基础上,全国碳市场还将逐步纳入石化、化工、钢铁等8大行业,碳配额规模预计将达到50亿吨。“目前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在配额免费发放为主的方式下,碳价估计很难突破200元/吨。综合推算预测,2021年我国碳价大约在50元/吨左右,2030年碳达峰时大约达到100元/吨左右,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时候大约在200元/吨左右。”

而对于CCER市场价格,业内人士指出,CCER是按照1:1的比例用于碳配额清缴抵消的,但考虑到CCER随清洁能源发展,其供给将不断增大,而其需求受抵消比例5%的限制相对有限,最终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其未来市场价格应是低于碳配额价格的。但目前现实情况是,由于2017年国家发改委已暂停CCER指标审批,目前CCER市场存量规模仅有5300多万吨,而按照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行业年配额约为40亿吨,按5%的抵消比例测算所需的CCER抵消量约为2亿吨/年,目前市场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考虑到CCER审批放开后,需求近1年的开发周期完成项目备案,因此在CCER审批放开后1年左右时间内,市场可能都将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钢铁、电力等数家上市公司人士表示,公司自进入试点市场交易后,每年均保持购买CCER指标用于清缴履约,购买规模从数十万吨至数百万吨不等。“可以说,碳配额和CCER价格就是一个倒逼企业节能改造、技术升级的手段,企业需要在其中寻找平衡。”相关企业人士表示,特别是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今年年内完成立法颁布后,超排企业将面临三倍左右的处罚,客观上将推高对碳配额和CCER指标的需求,从而形成相关价格走高的一致预期。

CCER审批开闸后从紧 上市公司应打提前量

与耗能企业担心碳交易价格走高、积极储备碳资产不同,目前清洁能源企业申报CCER指标的节奏仍显得较慢。一位环保上市公司节能事业部总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碳价格20元/吨左右的水平太低,对企业收入、利润还很难带来明显影响。“目前看是处在过渡期,未来将超过百元才会有经济效益。”该人士举例说,相比目前国内二氧化碳的捕捉成本已达200元到300元,碳交易价格仍缺乏吸引力。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不同类型的新能源项目所获的CCER业绩弹性有所区别。按目前价格测算表明,出售CCER可为风电每年贡献4%-7%的收入弹性,可为光伏贡献4%-7%的收入弹性,可为水电贡献5%-8%的收入弹性,可为垃圾焚烧发电贡献3%-7%的收入弹性。但总的说来,目前碳价价格水平对企业盈利影响较小。

但碳资产行业人士指出,碳现货交易价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碳市场的景气度,为了保持碳市场景气度持续向好及避免CCER抵扣市场再次陷入困境,主管部门大概率将在CCER重新启动审批后从紧控制,包括提高项目纳入审批的门槛或缩小项目审批纳入范围,以求达到供需平衡甚至趋紧的市场状态。该人士进一步指出,按照适度从紧的原则,我国CCER整体有效供给规模有望达7亿吨左右,将主要来自林业碳汇、生物质发电、海上风电、新能源储能等。这意味着,CCER市场供给有望大幅增加,且CCER签发领域将进一步从严控制,相关行业企业应充分了解政策趋势,提前准备。

东吴证券行研人士也指出,对标欧盟看国内碳市场发展,国内碳市场两大核心机制初见雏形,碳价将长期上行,CCER短期则看涨。当前国内碳价远低于海外,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预计我国碳排放总量递减速度拟超海外,总量收紧驱动碳配额价格长期上行,同时碳市场将释放CCER需求。比较各行业,填埋气发电减碳经济效益突出,利润弹性最大。但从前端能源替代、中端节能减排、后端循环利用的框架和各产业环节来看,碳交易都将提供有效制度支撑,因此不同的行业环节和企业均应提前做好准备。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提示说:“企业参与积极性与碳价走势息息相关。我们发现,以前很多企业平时不积极、不关注,每年一到核查、履约前期,扎堆购买配额,进而导致短期供小于求、推高价格,长期却鲜有人问津、价格偏低。”但未来全国碳市场开启后,减排要求和碳价成为了一种日常常态,企业只有将交易行为和碳资产管理平摊到全年,才能真实核算企业的环境效益成本。

 

原标题:全国碳市场因故推迟启动 CCER等配套市场已悄然升温

我们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因内容为机器人自动从互联网自动抓取,如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平台,请和我们联系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8626060360,谢谢!

(0)
管理员的头像管理员
上一篇 2021-07-01 09:53
下一篇 2021-07-01 09:56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