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押宝国内电站项目 “金太阳”或得宠

有人说,2012年,中国光伏企业没有英雄,只有野心家。

面对欧美国家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大棒、疯狂扩张的产能过剩、企业经营不善营养不良、大比例质押股权、内斗甚嚣尘上等灾难,尚德危机不断、赛维濒临崩溃、超日阴霾未散,一众光伏企业纷纷上演现实版“迷失”。

据海润光伏1月1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计划投资2.2亿元人民币在上海、吉林和山东分别设立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海内外及本地区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投资。有评论指出,在如今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海润光伏仍不顾市场后果继续其光伏电站的产能扩张计划,这无异于步超日太阳后尘,自取灭亡。

不过,部分光伏企业独辟蹊径,从不被大企业看好的“金太阳”项目,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欧美双反强势 企业寄望电站项目

资料显示,2012年11月,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终裁落地,美方针对中国相关生产和出口企业征收介于18.32%至249.96%的反倾销关税,以及介于14.78%至15.97%的反补贴关税时。几乎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称已对从中国光伏企业进口的硅片、电池、组件启动反补贴调查。至此,欧盟也步美国后尘,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

一位尚德资深人士告诉腾讯财经,中国光伏企业从发展开始就严重依赖海外市场,而国内光伏企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就是欧美,欧美此举意欲击垮中国超八成的光伏企业,并乘机抄底,中国企业即将丢失美国和欧盟市场。

“上游产品失去竞争力,这迫使很多光伏企业不得不将业务转向电站项目”,该人士指出,“电站也有问题,审批上很麻烦,获得国家补贴也很困难,这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事实上,光伏企业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超日太阳总经理张宇欣此前就公开表示,“投资‘海外电站项目’这一战略方向本身并无问题,反而属于具有行业前瞻性的战略转型,眼下光伏行业包括行业内上市公司均看好这个方向”。

123

我们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因内容为机器人自动从互联网自动抓取,如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平台,请和我们联系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8626060360,谢谢!

(0)
管理员的头像管理员
上一篇 2021-01-08
下一篇 2021-01-08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