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与“妖镍”,期货市场的恩恩怨怨

一周以来,财经圈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LME市场上演的伦“史诗级逼空大战”。

两天暴涨260%的血腥惨烈、空头主力青山集团的神秘而强大的政商背景、传闻中多头的险恶用心、LME历史罕见的监管措施以及后续可能的市场走势,再加上“阴谋论”式添油加醋、国家紧急“救援”的悲壮气氛,放在当前地缘政治剧烈动荡、东西方冲突对立日益严重的当下,这样的话题想不火都难。

然而,多数报道为了赚眼球而捕风捉影、胡编乱造,大肆渲染“阴谋论”或者将期货市场“妖魔化”,欠缺客观公正的分析。

故而,本人写下此文,希望以行业人士的角度来分析事件由来和其中的是非曲直,并以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手法,带大家了解下青山与“妖镍”、期货市场的恩恩怨怨。

青山与镍产业

简单来说,镍作为一种金属材料,原来主要用于生产不锈钢(70%-80%左右),少量用于电镀和合金。LME可交割的镍为一级镍,主要为镍板和镍豆,需要开采硫化镍矿加以冶炼才能得到。

十几年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不锈钢产业快速增长,对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当时电解镍(镍板和镍豆)主要靠硫化镍矿冶炼制成,资源分布的问题使得我国电解镍高度依赖进口,开采成本渐高和国外产业巨头的垄断抬价,导致2007年前后镍价一度出现2倍的涨幅,镍价最高到5万美元上方,宝钢、太钢等不锈钢企业只能任人宰割。

其实镍元素本身在地球储量丰富,但储量占大头的是红土镍矿(氧化镍矿),主要在印尼和菲律宾。由于红土镍矿中镍含量极低及本身的物理属性,无法像硫化镍矿那样制取出电解镍,所以即便镍价极高,但红土镍矿依然贱如废土。

随着技术进步,国内企业逐步掌握了将红土镍矿加工成镍铁混合物即镍铁的技术,而镍铁可以直接作为原料用于生产不锈钢,从而使不锈钢产业摆脱高镍价成为可能。

聪明勤劳的中国人,再次展现出“干哪行都能把规模干成最大,把价格压到最低”的优秀品质。在青山的带领下,国内一众企业不断扩张产能、改进生产工艺,甚至不辞劳苦、远赴重洋到印尼建立起“煤炭-电力-红土镍矿-镍铁-不锈钢”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在发展壮大我国不锈钢产业的同时,自己也一跃成为全球最大不锈钢企业和最大镍生产企业,拥有超1000万吨的不锈钢产能(全国4000万吨)和60万吨金属镍产量(2021年全球268万吨),并以3000亿营收规模跻身全球500强。

就这样,便宜的红土镍矿和镍铁取代了电解镍原本在不锈钢产业的地位,让镍价一路下行,到2015年一度低于8000美元。记得2016、2017那两年,国内大量进口的镍板只是作为交割品进入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期所)的交割仓,几乎失去了消费使用价值,上期所的镍交割库也不得不一再扩容。

谁料世事有轮回。2017年后新能源车出现快速发展,作为锂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之一的镍又开始大放异彩。由于技术所限,锂动力电池需要的硫酸镍当时只能靠硫化镍矿路线获取,要么是靠半产品高冰镍制造,要么是将镍板或镍豆再次溶化制造。

蓬勃发展的新能源车产业对上“硫化镍矿-高冰镍-电解镍”的供应瓶颈,一度使得马斯克都担忧镍供应不足。而镍产业也就此分道扬镳:

红土镍矿里生产的镍铁虽然便宜,但镍含量较低(8%-12%),既不能用于期货交割也不能用于新能源车产业,只能在不锈钢领域“做苦力”;

而硫化镍矿生产的纯镍作为期货交割品,既能用于不锈钢生产,也能用于新能源车产业,还能被大佬控盘囤积用以期货“逼仓”,哪里价高去哪里,俨然一副“金领精英”形象,再次趾高气扬起来。

苦逼的就是那两年做镍期货研究和交易的人,都不知道镍期货到底该按照哪条路线研究和定价,差点儿都精神分裂。

最终,青山再次站了出来。

2021年初,青山宣布已经打通“红土镍矿-镍铁-高冰镍”技术路线,并将于2021年底开始供应高冰镍,镍价应声暴跌。

根据青山和国内一众企业的投产计划,从红土镍矿中制备高冰镍产能将不断增加,从而将两条已经断开的生产技术路线再次连接起来,为新能源车的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供应,并封杀了镍价的上涨空间。

青山与“妖镍”,期货市场的恩恩怨怨
镍产业两条技术路线简式图(来源:一德有色)

简单总结来说,青山是镍产业和不锈钢产业的技术引领者,是产业规模扩张和海外发展的带头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青山是以一己之力重塑了全球不锈钢和镍产业,于不锈钢、镍、新能源车三大产业,于中国和印尼的经济发展,功莫大焉!

青山与镍期货

相比铜、锌、铝来说,镍无论期货还是现货规模均较小,产业信息不透明、流动性较差,所以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加上经常出现的“逼仓”行情,故而有“妖镍”之名。

2015年沪镍上市之初,市场主流产品俄镍未列入交割品牌,国内几个交割品牌实际流通量不大,可交割资源十分有限,导致很快出现了一波“逼仓”上涨行情。沪镍与无锡不锈钢同一月份的镍合约,价格一度相差10%以上,最终上期所放开俄镍交割、价格快速回归。

2018年美国以干预大选为由制裁俄铝,市场担忧俄镍也被连带制裁,导致伦镍价格持续走高,国内不少企业做“买沪镍、空伦镍”的反向套利,其海外空头头寸被集中“逼仓”,被迫高位砍仓、损失惨重。

2019年5-6月间,青山在市场普遍看跌镍价的时候,于12000美元附近大量做多伦镍合约,并凭借印尼提前禁矿的消息将镍价一路拉升到近19000美元。之后,镍价转入明显的下跌趋势,但青山仍不肯罢手,妄图继续推高镍价,并将LME市场16万吨的镍仓单集中提走10万多吨以逼迫空头认输,在LME声言要调查多头背景后才不得不退出。

未料其转身又在国内沪镍合约上猛烈做多,导致沪镍1911合约与现货市场、无锡不锈钢镍价、沪镍2001等合约出现较大偏离。当时国内期货仓单不过3万吨出头,市场传言青山将把所有仓单一扫而光,造成国内再无仓单注册的可能,然后在1912、2001等后续合约上持续逼杀空头。

记得当时一场行业会议上,圆桌环节一位嘉宾不无郁闷地抱怨:青山以买入原材料自用的理由集中交割逼仓,上期所好像也难有理由介入干预,但这样的价格明显脱离产业实际,所有仓单被扫光后,其余合约上的空头该怎么办呢?

轮到我发言时,我从现货市场偏离度、各合约Back结构幅度来说明当前价格已经严重扭曲,并表示:国内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中,最值得信赖的就是上期所,相信上期所一定会出手干预。

果不其然,几日后青山罢手出场、盘面一路直下。

近几年来,镍期货圈流传着一句话,“天下苦青山久矣”!

这句话透露的悲怆和愤慨,行业之外的人难以理解。

与铜、铝、锌等品种不同,这些市场规模大,大家对国外资本或头部企业的头寸方向不太关注,也不太在意是否与其做反。

但镍就不同了,无论现货市场还是期货市场都规模相对较小,偏偏青山资本雄厚,出手霸气十足,伦镍这种流动性较差的市场,还经常几百手几百手的下单进出,一来就是十几、二十万吨,让旁观者无不侧目。

如果只是家里有钱出手霸气也就算了,问题是青山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从红土镍矿到镍铁、不锈钢的一体化产业,其余几家头部企业与其关系也极为密切,在印尼的产业布局也多仰赖青山帮助,加上老板在印尼有超强的政商关系(比如2019年的提前禁矿,还有这次伦镍危机后,印尼政府马上跳出来说今年要增产40万吨镍,明年再增产60万吨镍),这样的产业大佬对上这么小的市场,你说谁敢轻视他的头寸方向?

更要命的是,铜、铝、锌等市场信息比较透明,遇到突发消息时,大家很快能就产量影响和价格影响达成一致,市场价格波动将迅速平息,产业大佬并没有特别的信息优势。

而镍的产业信息就不透明多了!大量的产业环节集中在印尼那边,海啸、地震、暴雨、罢工、骚乱以及印尼政府反复无常的各种政策,常常搞得研究人员一脸懵逼,大家连信息真伪都无法验证,更何谈对影响做定性定量分析。

偏偏这些对青山都不是问题!因为人家大量的产业和人员就在印尼,甚至很多信息都是他们发布或者可以左右的。

就这样,在镍的期货盘子上,你遇到的是一个超有钱、超有货、超有产业背景、超有政商背景、超有信息优势的大佬。

用一句话来形容:咱们是研究基本面的,人家就是基本面,怎么跟他玩?

总的来说,青山的企业形象具有两面性:

在产业方面,青山是成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商业模式极为成功,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

而在期货领域,青山却有着非常凶残的一面,凭借自身的强大实力和诸多资源优势,经常在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为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期货大鳄。

但凡这几年做镍期货研究和交易的人,在被大佬这样反复蹂躏折磨后,都会对青山莫名地窝火,徒生“天下苦青山久矣”的感慨,市场都在盼望一位英雄降临,振臂一呼,带领大家揭竿而起,将青山挑落马下,狠狠爆揍一顿。

不客气地说,如果这次不是多头的操纵行为过于恶劣,在短时间内将伦镍从2万美元附近拉升到10万美元、完全脱离市场实际,而是只将价格推升到4万-5万美元就平仓离场,可能大家不仅不会如此同仇敌忾地声援青山,甚至还会有不少人拍手叫好,认为青山也是自作自受、活该吃一教训,毕竟他也曾多次在市场搞过“逼仓”。

事件分析和LME的“救市”

渲染“阴谋论”,打打民族感情牌,除了把旁观者忽悠得热血沸腾、民族自豪感爆棚外,无助于对事件本身获得清晰客观的认知,也不利于广大从业者从事件中吸取足够的教训。

这里,本人仅以金属行业、期货行业从业人员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首先,青山在这次交易操作中存在较多失误,并将为此付出代价。

早在1月份的时候,市场就传言青山做空15万吨镍;2月初,媒体开始公开报道其做空约20万吨,且LME仓库中50%-80%的库存已经被一家神秘多头掌控。

无论青山是出于投机目的还是套保目的,也无论其头寸规模是15万吨还是20万吨,相对于流动性较差的镍市场来说,这样的头寸都显得过于巨大了。考虑到其生产的镍产品根本不能用于交割,这样规模的头寸,入场之初就应该想到可能难以顺利离场,并密切关注库存变动情况、准备一些预案。

当2月初有报道多头已经掌控了一半以上的库存时,青山也应该及时改变策略,要么开始移仓,要么搜集现货准备交割。但目前来看,青山当时或是疏忽大意,或是心存侥幸,并未采取较果断的措施。

当2月底俄乌战争开始,西方制裁一步步加剧,俄镍出口被阻断后,青山坐拥如此巨大的头寸再想采取补救措施就显得为时太晚了。毕竟镍的市场太小了,而彼时多空双方都已是底牌摊开,再无腾挪余地了。

归根结底,青山纵横期货市场多年,也曾多次兴风作浪,难免日益骄横,产生唯我独尊的心态,对市场失去敬畏,孰料一着不慎,叠加俄乌战争突发因素的干扰,竟陷入如此严重的“逼仓”危机,令人不胜唏嘘。

其次,此次事件风险扩散的可能性较高,破坏性极大,国家层面应该予以援助。

无论多头的原本目的是什么,但事件发展到当下地步,其破坏性已经不是一个青山所能应对和解决的了。

由于青山在镍、不锈钢和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产业链内大量企业与其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甚至也采取了类似的套保操作。按照3月8日的盘面交易情况,3、5手平仓就上涨1000美元,十几手平仓就上涨10000美元,这样的流动性下,如果多头不放手,众多套保企业将难以逃脱破产倒逼的命运。那么十多年来我国好不容易培养的大批优秀企业,完善的红土镍矿、镍铁、不锈钢、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产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部分上市公司股票已经出现连续跌停,可见风险在外溢扩散)

虽然这些产业链以民营企业为主,但考虑到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及建立国内产业大循环的紧迫性,值得国家相关层面像当年株冶、国储铜那样介入其中,对陷入困境中的企业施以援手。

第三,LME的“救市”行为很大程度上是“自救”,我们无须以“自己人”心态套近乎。

伦镍2天时间暴涨260%,尤其3月8日亚洲盘时段一度暴涨100%多,令所有空头和经纪商都面临巨额的保证金追加要求,甚至不排除已经出现一些空头破产。

如果多头仍执意不放手,按照3月8日的交易情况来看,镍价涨到天上也是有可能的。届时不仅所有空头在劫难逃,大量的经纪商也必然无力履约而破产,进一步波及LME自身的生存。

所以LME强力介入干预并取消8日所有交易结果,很大程度上是“自救”行为,网络上大量以LME早就被港交所收购、所以是“自己人”的言论纯属自作多情。

再看国内的无锡不锈钢市场,3月8日一早就暂停了当日的镍交易,并采取了提高保证金、限制出金的风控措施,相比LME的干预措施要及时和果断多了。

进一步地,LME的救市更是为了捍卫其生存基础。

在期货市场上,对某一事件或某一措施的对错优劣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键是大家没有一致的评价标准,结果是鸡同鸭讲、图费口舌。

本人认为,期货市场上的一切争论探讨,都应该以期货市场的两大基本功能——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为根本出发点。凡是有利于这两项功能实现的都应推崇,凡是不利于这两项功能实现的都应抵制或批驳。

比如这次伦镍的“逼仓”危机,3月8日盘中一度突破10万美元关口,已经严重脱离现货市场实际,产业链上中下游客户都无法报价交易,其价格发现的功能体现在何处?

众多参与套期保值企业本是为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以获得稳定的生产利润,结果在盘面的直线上涨中,心惊肉跳地接到一道道追保“催命符”,甚至有可能在后续价格上涨后无力缴纳保证金而破产倒逼,试问其帮助企业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又体现在何处?

面对如此明显的异常波动和恶意的价格操纵,如果LME不介入干预,试问将来产业客户从矿山到冶炼再到下游企业,谁还敢以LME的价格作为年度长单的结算依据,谁还敢进入该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失去了这两项功能和众多产业客户的认可、参与,那么LME跟澳门赌场又有何异?

因此,但凡LME的管理层还有基本的职业操守,面对如此严重的市场危机,就必然会出手干预以捍卫自己的百年声誉、立身根本!

市场监管与实物交割

国内外期货市场“逼仓”事件虽时有发生,但像伦镍这样堪称“史诗级”的“逼仓”危机却极其罕见,其中青山的头寸过大、伦镍交割品太少、俄乌战争突发干扰是主因,但LME的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

长期以来,LME对市场监管的孱弱无力饱受诟病。与国内外其他期货交易所相比,LME在大户持仓报告、交割月限仓、涨跌停板、强制平仓等风控制度方面有重大缺失,对交割仓库监管也十分松软,导致买方提货困难、大户利用仓库股权关系任意玩弄“仓单游戏”,成为国际大鳄肆意进出、兴风作浪的场所。

设想如果LME有严格的大户持仓报告和限仓制度,则青山以及多头都不会持有如此巨额的头寸,风险也不会积累到如此程度;

如果有涨跌停板制度,则各方追加保证金和筹措货物交割的缓冲时间较长,亦不会造成两天暴涨260%的极端行情;

如果有强制平仓制度,结合适当的涨跌停板设置,则即便遇上俄乌战争的突发干扰,LME仍可以让多空双方在较低价位平仓了事,何至于现在如此费力地协调双方平仓。

当然,LME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交易场所,更类似于OTC、大户之间的交易市场,所以在很多方面与国内外的期货交易所不同,比如其保留着圈内交易、日合约、调期等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过于死板地强调自身的现货交易所历史,忽视当前国际资本和产业机构以期货交易为主的现实,必然会造成应对危机时主动性不足、储备手段有限的窘境。

以本次伦镍危机来说,如果无法协调多空双方平仓,大概率就只能通过实物交割作为最后的解决手段。

实物交割,是连接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确保期现市场收敛回归的重要手段,也是化解“逼仓”危机的终极手段。

但“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某种程度上,实物交割作为确保期现市场回归、化解“逼仓”危机的终极手段,是“凶器也”,也应该是“不得已而用之”。

假如这次伦镍危机以实物交割而告终,则青山等空头将不得不从国内外筹集20万吨的电解镍,远涉重洋交割到LME的仓库,当多头交割完成后,又要在合适机会出口到国内销售给下游企业,这么大规模的物流往返岂不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岂不是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巨大冲击?

而多空双方如果在5万美元这一远脱离现货市场价格的位置进行巨量交割,又何尝不是一种双输的结局?

前些年国内部分学者和官员不断强调期货交易所的“交割率”,认为实物交割比重高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实物交割比重低就是投机氛围浓,实在是外行之言、大谬不然。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如果交易所能事先制定严密的风险控制规则,让多空双方都不敢妄动邪念,以极少量的实物交割撬动成交量巨大的期货市场进行有效定价,而套期保值的企业也均可以平仓了结的方式实现价格风险规避,这对参与市场的各方、对社会经济发展才是更好的结局。

回到国内镍市场。经历了2019年底的“逼仓”事件后,为彻底解决交割品不足的问题,2020年5月上期所宣布将引入镍豆交割。但两年快过去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你去问,回答说:“在研究”!

瞧瞧人家上期所的水平,“在研究”三个字,回答的多么意味深长:

你若安分守己,我则闭关“研究”,共同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你若兴风作浪、胡作非为,我随时可以结束“研究”,出关将你收拾得服服帖帖。

轻飘飘的三个字,让上期所获得了“引而不发”的威慑态势,既不马上引入镍豆交割,破坏当前的市场生态,又能随时引入镍豆交割,以对违规操纵行为“冒头就打”。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们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因内容为机器人自动从互联网自动抓取,如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平台,请和我们联系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8626060360,谢谢!

(0)
管理员管理员
上一篇 2023-01-02 17:08
下一篇 2023-01-02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