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支持龙感湖建设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4月4日,湖北省黄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黄冈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意见稿中提到,推进风力发电产业,在武穴、红安、黄梅等地重点布局风力发电项目,支持龙感湖建设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稳步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面开展地热、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勘察。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在交通领域,加快推广新能源调整运输结构。持续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和公租车,完善城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原文如下:

关于公开征求《黄冈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根据《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了《黄冈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社会各界可通过电子邮箱形式反馈意见和建议。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3年4月4日至2023年4月7日,意见和建议请发送至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联系人:蒋金

电 话:0713-8668196

附件: 《黄冈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黄冈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4月4日

黄冈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根据《黄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黄冈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黄冈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能源节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加碳汇能力、提升适应气候水平、健全工作体制等方面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加速能源结构优化,积极落实节能减排

我市加速调整各领域能源结构实施节能减排行动。在工业领域,严格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环保设施升级改造,淘汰关停了不达标的小型燃煤发电机组。2015年以来,全市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2019年煤炭消费占比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全市范围内退出煤炭生产,开展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的开展工业窑炉专项整治,加快燃料清洁低碳化替代。2020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20.7%,超额完成15%的目标任务。在交通领域,加快推广新能源调整运输结构。截止2020年年底,全市1756辆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达到1270台,占比72.3%,黄冈城区已全部新能源化。推进港口码头和船舶碳排放治理。推进全市港口码头岸电设施新建和改造,按照新建码头全部同步推进配套建设岸电设施的标准。在居民生活及建筑领域,开展推进天然气、电能替代,减少散烧煤和燃油消费。推进天然气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气源保障和储气调峰能力,在落实天然气“县县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气化乡镇”工程,稳步提高了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低碳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0.20:34.56:45.24,“十三五”期间工业增量提质成效明显。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全市七大省级重点成长产业集群完成产值增长15.1%。全市完成淘汰落后产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工作。循环经济发展提速,针对工业园区,积极推广集中供热,热电联产,落实清洁生产及能源的循环利用的要求,稳步推行多个开发区、园区制定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迅速。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2个。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4个,新增2个。现代服务业加快升级。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罗田列入全省“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县,黄梅禅宗文化旅游区上升为省级战略。麻城孝感乡移民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电子商务新业态快速成长,“淘宝特色中国·黄冈馆”运营、1号店·黄冈馆上线。低碳化建设全面推行。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实现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化全覆盖。2020年,城镇竣工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65.09%。全面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全市多个建筑与省能耗监测平台联网,实时记录能耗数据,推动建筑节能运行。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市以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主导,地(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系统、空气源热水系统等应用形式共同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

(三)适应水平持续提升,碳汇能力持续增强。

气候适应水平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现河湖长制全覆盖,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发挥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效应,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8.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完成省定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比2015年下降3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湿地保有量12.88万公顷。城镇环境碳排水平有效控制。全市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推进陈量垃圾治理,提升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开展铁路沿线排查,建立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十三五”城镇废水处理和循环化利用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一级A提标改造全面完成,基本实现市区全收集、全处理。低碳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严格空间用途管制。“三线一单”的全面划定,实现环境空间的精细化管理,从源头上把经济活动、人类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引导区域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在龙感湖退耕还湿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市主要保护区域推进归还河湖生态空间的工作。林业碳汇能力持续增强。开展“绿满黄冈”、“精准灭荒”等绿化行动。2020年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2.21%,绿地率为37.56%。

(四)切实压实工作责任,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将二氧化碳强度年度降低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黄冈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强化降碳指标约束力。印发各年度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的通知和黄冈市“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政府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检查督办力度,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强化组织及经费保障。建立健全由全市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生态环境局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县(市、区)各行业广泛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市生态环境局增设大气环境科(应对气候变化科),专门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市财政部门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增设“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科目,同时整合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以奖代补”省级专项资金、省级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等各渠道应对气候工作资金,用于机动车尾气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全国低碳日”宣传等应对气候变化事务。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生态环境、发改、统计等部门在清单编制、碳排放强度考核等方面积极合作,形成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市区县配备专人从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工作,基本满足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工作需要。

第二节面临的形势

当前,黄冈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发展机遇

全面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带来气候变化新局面。国际,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气候治理凝聚各国智慧和力量,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各国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实现疫后绿色经济复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国内,从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到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中国接连宣布的国家自主贡献新举措,将应对气候变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重构了气候治理的世界新格局,彰显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雄心和决心。

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带来气候治理新思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让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实现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黄冈抢抓武汉都市圈东移重大机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老区振兴崛起、加快建成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关键时期。黄冈区位优势明显,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空间格局不断拓展,为气候治理提供多方面有利条件。

(二)面临的挑战

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亟待增强。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现阶段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仍以减缓为主,对适应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在基础设施、农业、林业、水资源、生态保护、人体健康等领域适应能力发展不均衡,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亟待增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亟待调整。总体上黄冈市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未来加快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工业短板,升级现代化服务业任务十分艰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较大,能源供给清洁能源比重偏低,未来与武汉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快,临空经济蓄势起飞,在能源消费需求旺盛、减煤空间收窄的背景下,对低碳循环节能的发展方式和完善清洁高效能源供应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合来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处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叠加期,机遇大于挑战。深刻认识我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广泛汇聚全社会力量和智慧,以推动低碳绿色循环发展为契机,做好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着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加快提升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推动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节基本原则

——系统观念,合力推进。以系统观念为指引,统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气候风险防控,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统一。

——加强统筹,协同增效。加强统筹联动,协调各区域、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城市基础建设规划相关工作,探索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不断提升气候治理能力。

——目标导向,倒逼转型。坚持近期任务与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学把握碳达峰节奏,稳妥有序推进,倒逼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力度,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公众参与,切实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第三节主要目标

到2025年,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碳排放强度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且持续下降,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扎实推进,甲烷、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管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近零碳排放区等试点示范取得积极成效,绿色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深度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气候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湖北黄冈:支持龙感湖建设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湖北黄冈:支持龙感湖建设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第三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第一节开展二氧化碳减排行动

(一)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科学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开展全市碳排放峰值预测、达峰时间表和路线研究,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研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碳排放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疫后重振和绿色发展要求,进一步摸清“家底”,统筹设定合理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科学编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制定并逐步落实全市“十四五”期间的碳排放达峰工作计划、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和手段措施,持续推动实施。

(二)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推动医药化工等产业绿色化改造,鼓励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创品牌增效益,加快建材等优势资源产业提档升级和边角废料资源化利用。坚持“以气定改”的原则,持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推行鼓励园区进行集中供热,继续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鼓励多方参与供气、储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储气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交易市场化。针对水泥、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鼓励从原料、工艺等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从生产过程中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全面推行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清洁生产、绿色化改造。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发挥水运占地少、能耗低的优势,减少重载柴油货车运输占比。依托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黄州铁路枢纽和内河港口,发展多式联运,建设区域物流枢纽。统筹农村交通、邮政、商务等网络资源,建设“多站合一”物流节点。持续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和公租车。完善城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形成衔接便捷、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公交场站格局,建设城东新区路口公交停保场。优化调整城区公交线网结构,努力形成层次分明、特色鲜明、多元需求的营运服务体系,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建设公交都市。

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全市保障性住房项目、中心城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加强部门联动,建设白潭湖片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三)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规划新增煤电机组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加快落后煤电机组淘汰。加快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煤炭、煤共伴生资源、煤矸石、矿井水等实施协调开发和综合利用。推进油品质量升级,严格落实2023年执行国VI车用汽油B阶段标准,有序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培育天然气消费市场。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壮大光伏产业,进一步推进大别山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光伏示范区。重点支持红安麻城、黄州等地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组件、光伏装备等。积极推进“光伏+”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发展以大型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推进风力发电产业,在武穴、红安、黄梅等地重点布局风力发电项目,支持龙感湖建设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稳步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面开展地热、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勘察。支持英山、罗田、浠水联合推进地热能开发。加快推进黄梅紫云山、罗田平坦原以及上进山等抽水蓄能项目,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第二节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一)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管控,通过工艺技术改进、设备提升改造、末端治理等多种手段,减少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控制氢氟碳化物等温室气体排放。

(二)控制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减少农业领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推广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节肥技术。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因地制宜推广全量还田利用技术模式,稳步减少稻田甲烷和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高碳氮养殖废水处理,推动建立畜禽粪污全链条养分管理制度,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畜禽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稳步减少。

(三)控制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

进一步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系统。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做好城乡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分别做好农村易腐垃圾就近堆肥(沤肥)利用处理,城区餐厨垃圾专项处理。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生活垃圾分类系统“两网整合”,实现垃圾收集处理源头减量、回收利用便捷高效。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在垃圾渗滤液、工业污水处理中积极引入厌氧消化池,加快甲烷转化、脱氮等技术应用,提高甲烷回收、利用效率,控制氧化亚氮排放。

第三节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促进工业升级转型

推动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全市持续落实“散乱污”整治行动,完善清单动态管理,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开展重点行业技术工艺改造,把制造业作为强市之本,加快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水泥行业实施高固气比熟料煅烧、大推力多通道燃烧等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玻璃行业在产生产线使用清洁能源比例及余热综合利用比例,推广应用玻璃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预热发电一体化等先进适用技术。

持续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将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纳入全市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建立健全企业自愿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清洁生产审核机制,扩大自愿审核范围,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超过限额标准或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企业有效实施强制性审核。推进产业升级改造。重点加强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冶金建材、机械装备等传统行业升级改造,推动产能向优势企业、资源产地、品牌产品聚集,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持续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创建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的示范工程。

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打造生态工业园,按照生态化的要求,推行绿色生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关联紧密、资源共享、物质循环的生态工业体系。加快推进黄冈高新开发区、浠水经济开发区、红安经济开发区、罗田工业园、团风经济开发区、英山经济开发区6个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推进产业机构调整优化,加快建筑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行业低碳排放转型。推进蕲春节能灯工业园、中国页岩砖都节能示范区、中国高新节能机电产业园、黄州废橡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支持龙感湖、武穴田镇、黄梅小池等循环经济试点和蕲春、黄冈、麻城低碳产业园建设,在园区内实现不同产业、企业间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的产业链和废弃物利用链。到2025年,基本完成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二)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推进生态种植业建设。依托自身特色,高效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背靠“大别山区域”,开辟大别山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药材园、桑园、花卉苗圃等。大力实施“一片一品”战略,培育各县乡镇特色产业。加强黄冈城区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规模,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大力开发保健型、有药用价值山野菜的生产、加工和储藏、保鲜。大力发展以沿江经济带7个县市区为骨干的滨江滨湖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强力推进“一县一品”“一业一品”,重点打造2个市级区域公用品牌、4个县级区域公共品牌。

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和集成化养殖。持续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整市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发展环保高效型畜牧业,提升生猪标准化养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目标至2025年,全市畜禽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成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养殖业废物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比例持续提升,基本完成产业转型。

(三)推进区域绿色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坚持落实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推进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落实落细。全力推进黄冈最美长江岸线建设,扎实推进“八大重点任务”。加大与省各资金平台的对接力度,争取资金支持,实施一批环境整治、生态修复项目,将黄冈市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推进武汉城市圈、黄团浠生态环境保护与一体化发展。对接武汉城市圈,严守资源利用上线,推进“一区两带”城镇发展,不断推动黄冈长江经济带、黄冈市临空经济区和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推动黄团浠一体化,积极推进“规划共绘、设施共建、环境共治、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质量,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项目、资金安排和先行先试等方面优先考虑黄团浠,使之建成为大别山“两山理论”实践试验区中的“试验区”。抢抓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机遇,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整合三地长江岸线资源,提升开发层次,打造黄冈临港经济核心区。围绕长河、巴河两条跨境河流,开展沿河流域统筹规划和一体开发,将两河流域打造成黄冈全市水生态样板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带。

(四)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在能源、冶金、建材、有色、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或清洁化改造。完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大力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创新“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加快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四节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一)倡导低碳生活

实施绿色低碳生活行动计划,倡导低碳出行、绿色消费。全面实行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等绿色产品。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体系建设,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形成全民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二)宣传推广低碳文化

开展低碳主题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低碳节能意识,培养学生低碳生活习惯;充分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短信等新兴媒体,创建并推广低碳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及报纸专栏,构建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户外广告多重覆盖的立体宣传网络。积极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组织低碳理念宣传和科普的专题讲座、研讨会,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低碳科普宣传和媒体传播渠道,强化公民低碳意识。

第五节增加生态系统碳汇

(一)增加森林碳汇

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增强国土绿化系统碳汇能力。全面实施造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动长江两岸新造幼林抚育工作,对长江两岸造林绿化进行补植补造巩固提升。将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纳入黄冈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重要内容,以开展补植补造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造林档次,打造区域亮点。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大力实施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沿海“六大森林”建设,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扩大城市建成区核心片林规模,提高公共设施绿地中乔木林比重。

(二)增加湿地碳汇

合理运用湿地公园等保护方式,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保持湿地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增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植被绿化的生态功能,推动湿地保护进入良性循环、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湿地保护生态体系。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武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湿地公园保护、建设、管理和发展等工作,持续改善湿地生境,优化空间布局。加强野生物种的保护,推进湿地修复工程建设,增加湿地碳汇能力。

(三)增加农田碳汇

开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推进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研发应用增汇型农业技术,推广二氧化碳气肥等技术,改进和优化耕作措施,降低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有机碳固存。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继续开展测土化验、肥效试验和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参照测土配方施肥固碳减排计量方法指南,探索开发测土配方碳汇交易项目。

第四章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第一节强化基础设施适应气候能力

(一)强化市政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在新建和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审批和管理维护等环节,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中长期影响,进行科学布局、合理配置和适应性调整,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将灾害适应性纳入城市基础建设,同时加强适应性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提高城市给排水、供电、供气、交通、信息通讯等生命线系统的建设运行标准,加强稳定性和地基稳定等方面的建设标准。积极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鼓励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强建筑集水、隔热性能,保障极端气候条件下室内环境质量。加快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推广,鼓励大型公共建筑采用钢结构。推动城市全过程低碳生态更新,倡导以综合整治、功能提升为主导的更新方式,适度推行拆除重建,节约资源能源。

(二)强化水利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组织开展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工作,率先对黄冈市列入省政府保护名录的114个湖泊的沿湖大堤以内因地制宜开展湖区退渔还湖、退耕还湿工作。推进太白湖、长河等重点河湖库生态治理,实现岸线复绿、滨岸带生态修复和水体环境修复。实施生态修复、水面清理、种植沉水植物等入湖口水质净化工程,提升湖泊水质。完善环境质量监测与预警系统,全面建成污染源智能监控体系,实现黄冈市污染源点位全覆盖。科学调度水资源,加强节水措施,加强供水管网铺设、水厂修复、管网改造等抗旱工程建设。

(三)强化交通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积极打造韧性交通,健全智慧交通、绿色交通长效机制建设。提高洪涝、地质和生态灾害高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标准,强化城市道路排水排涝能力。健全道路照明、标识、警示等指示系统,增强交通车辆、公交站台、停车场和机场等对高温、严寒、强降水、大风、大雾等防护能力。做好交通基础设施的科学管理、养护及常态化安检工作,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

(四)强化能源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强化能源供给体系建设。以特高压、充电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加快骨干网架优化提升,推进城市供电能力提升和智慧化,补齐农网短板,构建现代化电网体系。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加强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对新能源生产设备、高压电设施、管道、输电和配电网等基础设施的防护,强化重要能源设施、能源网络安全性与稳定性。

第二节提高重点领域适应气候水平

(一)农业领域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亿斤以上。优化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快以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广地膜覆盖、集雨补灌、膜下滴灌、灌溉施肥、抗旱抗逆等旱作农业技术。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力度,推广化学农药替代、精准高效施药等科学用药技术。培育优选耐高温、抗寒冷、抗旱、抗涝等适应能力强的作物品种。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农田的排灌系统、人工增雨防雹能力建设,加大农田水土流失防治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提高旱区农业适应能力。

(二)林业领域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改善天然林和人工林比重,完善高速公路沿线等地的森林布局。加强林业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生产,大力推进林地保护利用和林木采伐管理。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开展生物物种资源本底调查和评估,加强有害生物防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高珍稀物种、濒危物种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护与治理。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建立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

第三节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一)加强气候灾害的监测评估

以县为单位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重点隐患排查,摸清全市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和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分类编制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按要求编制市县两级地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不同尺度的气象灾害危险性分布和风险评估分布图。建立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火灾等灾害灾难的风险研判、风险评估和论证机制,落实安全设防标准,加强对致灾风险、安全隐患级别、承灾体脆弱性、灾害链特征等分析评估,开展灾害情景构建,提升评估的精准性和防控能力。

(二)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

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布局,充分利用遥感、互联网等技术,实现重大风险和隐患在线动态监测。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共建共享,建立统一完善的风险和隐患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长江洪涝、山洪、水旱灾害、森林防火、城市消防、重大工程建设、危化行业、公路交通、地质灾害、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重点领域重点风险的精准动态管理。加强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研判会商,健全灾害事故分类监测和分级预警制度,统一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强化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精准度和覆盖面。

(三)加强自然灾害防治

认真落实《湖北省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工作方案》,推动重点任务、工程治理措施高质量实施。提升城乡建筑抗灾能力,重点加强麻城、团风、蕲春、浠水等高烈度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及文物保护单位等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推动综合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灾害多发易发县市区交通、水利、通信、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抗损毁和快速恢复能力。加快推进全市重点江河,大、中、小型水库,大中型水闸,蓄滞洪区,湖泊等防汛抗旱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全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县级行政单位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完善以水灭火管网、防火道路网、林火阻隔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红安、浠水、蕲春三个县级护林站(点)建设。

(四)完善气候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和响应工作机制

建立“上蓄下挡、蓄泄兼筹、分级设防、保弃有序”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抗旱应急工程建设,提高应急供水保障能力;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和巨灾保障模式。加强应急通道、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建设,提高救援响应速度、应急救援覆盖率等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应对能力。

第五章推进试点示范

第一节完善近零碳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以黄州区赤壁街道办事处建新社区近零碳社区试点示范和黄冈师范学院近零碳校园试点示范项目为样板,积极探索近零碳排放发展模式。在城镇、园区、校园、社区、商业五个领域探索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示范。选取工作基础好具有一定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和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基础且减碳空间较大、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试点区域和领域,探索各具特色的近零碳排放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多领域多层次推动“近零碳”发展。到2025年底,在全社会各行业引领近零碳排放发展新风尚。

第二节探索“碳汇+”项目开发试点

大力推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碳汇+”交易机制,不断探索以光伏碳减排、林业碳汇、湿地碳汇、沼气碳减排为交易主体的“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开辟碳交易项目申报绿色通道。加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持续发挥光伏发电的碳减排效应。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全面开展森林抚育经营,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森林整体质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的开发管控制度,全面强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和退耕还湿,遏制湿地流失和破坏,稳定湿地碳库。深入开展农村沼气推广工作,加强农村沼气工程运行维护。完善第三方机制,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开发机构开发碳减排项目,不断深化碳交易抵消机制,扩大抵消范围和使用数量,推广试点经验,助推乡村振兴。

第三节推广碳管理及碳交易市场

(一)深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结合湖北省碳市场制度的设计建设,协同推进黄冈市碳排放交易的推广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高效管理碳资产,严格落实企业交易费减免,严密监控碳交易市场风险。保持碳市场流动性,积极引入各类市场主体入市,防范市场风险。结合湖北省一系列政策,开展碳市场试点项目,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规模化、制度化的向国内成熟的碳市场交易靠拢。

(二)建立健全碳数据管理机制

围绕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重点排放源定期调查与数据监控、碳数据管理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快构建黄冈碳数据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全市每年排放核查工作,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与核算。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强化能源、工业、农业、林业、废弃物处理等相关统计,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

(三)推动减污减碳协同共治

以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引导重点行业和产业园区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为目的,结合碳强度考核、碳市场建设、气候投融资、碳汇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政策措施和节能降碳工程技术发展状况,规划实施产生的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提出重点行业、产业园区规划优化调整及碳减排建议。

第六章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第一节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一)夯实协同减排工作基础

以碳达峰、碳中目标愿景为重要抓手,协同开展温室气体与大气、水和固废的治理。探索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路径,加强废水截污纳管和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工作,实现源头控制废水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和水环境质量稳定提升的目标。通过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园区循环化改造、危险废物”点对点”试点等多种手段,做到源头控制固体废物,减少固体废物处置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二)建立环境综合管理体系

推进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排污许可证以及碳报告核查制度和排污许可执行制度的融合工作。推动重点企(事)业单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相互补充、交叉校核。加强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监测和排污许可证自行监测的协同效应。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协同减排专项研究,探索协同减排最优策略和方法。加强协同减排典型案例推广和应用。

第二节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制度

(一)探索建立碳排放监管制度

针对黄冈市重点碳排放行业,建立碳排放评价制度。开展全市主要行业碳排放强度专题研究,并建立碳强度数据库。加强碳强度数据库应用,严格控制碳排放强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项目落地。定期对市重点碳排放企业进行碳排放跟踪评价,要求碳排放强度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通过项目结构优化、生产设备提升改造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推动碳交易企业披露配额履约、碳排放数据等情况。探索将碳市场的违规违法信息纳入企业环保信用信息。

(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

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数据发布制度、温室气体基础数据使用管理制、市级能源平衡表编制等。持续完善各县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常态化机制,为推进碳排放考核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保障。积极参与配合建立黄冈市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市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提升能源、工业、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等领域碳排放原始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确保核算体系在统计、汇总、审核、分析以及报表输出后的数据准确性。

(三)加强应对气候目标责任制考核

将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指标约束。在碳强度基础上,结合市碳达峰行动方案,接轨“能源双控”考核,不断完善碳强度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

第三节主动适应应对气候市场机制

(一)积极开展碳交易基础能力建设

配合开展企业碳报告、碳核查、碳复查工作。鼓励企业开展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等数据的本地化检测工作,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提高碳报告质量。组织县(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培训,切实提高基层专业管理水平。鼓励企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碳资产管理水平,加强全国碳市场适应能力。

(二)积极配合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明确碳排放交易责任目标,配合做好碳配额的分配工作,督促企业及时完成碳配额履约管理。鼓励开展碳资产开发。鼓励企业主动开展各类形式碳资产开发,包括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节能项目碳减排量等。加强碳资产管理工作,建立碳资产管理部门,配套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本地碳市场服务业发展。

第七章强化组织实施

第一节加强统筹协调

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成立碳达峰专班,强化责任落实、协同联动、资金筹集等工作,推动资源整合利用和信息数据共享。明确任务,倒排节点,制定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定期调整落实进展,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

第二节强化监督考核

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等纳入到各县级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规划实施年度、中期、期末监测评估体系,及时掌握规划实施进展,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强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并把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工作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节加大财政支持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资金支持,落实资金保障。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因内容为机器人自动从互联网自动抓取,如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平台,请和我们联系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8626060360,谢谢!

(0)
管理员管理员
上一篇 2023-04-06 13:23
下一篇 2023-04-06 14:28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