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储能进入狂飙时代,未来更比拼运营能力?

今年以来,针对工商业储能的讨论声量渐高。

一方面,各家企业摩拳擦掌,纷纷涌入工商业储能领域,希望在这条开发尚浅的赛道分一杯羹。

另一方面,针对工商业储能盈利模式、市场机会、发展前景,上至各大论坛、下至微信社群,储能从业者的讨论热情空前高涨。

工商业储能作为分布式储能系统在用户侧的典型应用,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峰谷价差的不断扩大,工商业储能正在工业园区规模化应用,并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将会成为2023年国内储能市场的重要增量市场。

一、工商业储能发展如火如荼

近几年,国内储能发展如火如荼,各地储能项目建设不断提速,投资市场也十分火爆,电源侧、电网侧等大规模储能电站不断落地。

但从今年以来,仍处于发展初期的用户侧应用场景,尤其是工商业储能开始以迅猛的发展态势,展现出明星之态。

据东吴证券披露,2022年我国新增工商业储能0.26GW/0.93GWh,新增容量占全球46%,世界排名第一,而2023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已经超过2.8GWh。根据GGII初步预计,2023年国内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可达到约8GWh。

储能主要有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和共享储能四个应用场景,其中,电源侧和电网侧占比较大,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

据了解,2023年新增新型储能应用场景电源侧占比约为29%,电网侧占比约为69%,而用户侧占比仅为2%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工商业储能还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可以开拓,发展前景广阔。

二、为何引得多方押宝

工商业储能引得多方押宝,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是政策支持鼓励工商业发展,各地补贴政策的发布,就像为工商业赛道吹响了开赛的哨声。

近段时间,广东、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开始发布一系列工商业储能发展鼓励政策,北京、重庆等地区也发布较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其中涵盖放电、容量等方面补贴、项目建设和产业规模化推动意见以及推上下游产业链等等。

第二是分布式光伏装机量的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分布式光伏的增长必然需要储能配套及时跟上,因此工商业储能需求也随之增长。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分布式新增装机51.1GW,同比增长74.5%,我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量25.25GW,同比增长16.9%,占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的49.4%,工商业分布式新增25.9GW,同比增长236%。

第三是相比目前大储的特点以及市场情况,工商业储能的特性具有一定吸引性。

大储相比工商业储能来说门槛较高,这其中包括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成本回收周期较慢,且相关技术要求高,项目建设程序复杂,手续审批流程较多等等。

大储对于企业各项能力要求较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企业放弃大储市场从而转向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

再加上大储现在的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大储蛋糕的很大部分都是由国央企和有实力的集成商进行瓜分,小厂想要突出重围跑出来吃一口蛋糕太难了。

而“卷”早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储能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各家一直在悄无声息地打着“成本战”,这点通过储能的招投标信息也不难看出。

第四点,也是工商业储能可以迅速发展最重要的一点,除了电力自发自用,工商业储能的收益情况确实比较优秀,经济性较高。

据奇点能源测算,浙江、海南、江苏、安徽等地区工商业储能项目相比大储收益情况都不错。

按照今年6月执行电价,大工业10KV储能电站,全年运行330天,每天两冲两放90%消纳率,如果15年业主自营投资方式,其IRR能达到12%-24%,静态回收期约为3.5-6.5年,而15年合同能源管理投资方式IRR可达到8%-16%,静态回收期约为5-9.5年。而业内也有人说,在部分补贴政策好的地区,有些工商业储能项目甚至2年就能回本.

三、浙江、广东领衔,占据半壁江山

9月11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GW,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可达到11.5GW。预计到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累计市场规模在190亿元-240亿元之间。美国和中国的装机量占比预计将超过全球的50%。

工商业储能市场,全球看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四个国家占了全球装机总量的79%,而垂直到中国市场,华东、华南则是市场集中的两个重镇。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江苏所在的华东区域工商业储能累计投运规模达到373MW,占全国工商业总装机功率的37.8%

这股热潮,从今年上半年浙江备案工商业储能项目数量上的激增可窥见一斑。6-8月,浙江全省共备案项目超过300个,总装机功率302.3MW,装机容量844.7MWh,初始投资规模达1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8月份,浙江省储能相关备案项目多达126个,用户侧储能项目108个,占比86%,总规模超115.4MW/438.6MWh。不过光储一体化项目只有1个,在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全国第一的浙江,光储耦合发展的销量暂时还有待释放。

如果按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划分,商业化更成熟的磷酸铁锂项目依然占据“垄断”地位

在浙江108个用户侧储能项目中,全钒液流电池项目1个,铅碳电池项目1个,其余为铁锂类项目。其中,储能时长2小时的项目有101个,占比超9成,95%的项目会在今年建设完成并投运。而从装机容量上看,1MWh以上的项目47个,占比43.5%,10MWh级项目3个,215kWh-999kWh的的项目有60个,占到55.6%。规模最大的是国家电投拟9月份开工的42MW/284.884MWh铅碳电池储能项目,单价约0.992元/Wh。

四、硬件同质化,未来更比拼运营能力

电网侧配储的强制性政策相比,工商业储能对业务模式、运营策略和盈利能力更加看重,毕竟投入的是真金白银,要能看到“钱途”。这意味着工商业储能领域“跑马圈地”的玩法没有可持续性,很快就会进入比拼运营能力的阶段。

近日,能链智电(NASDAQ:NAAS)旗下的能仓科技与多家企业签约合作380余座电动汽车充电场站,合计供应300台液冷一体柜、280台风冷一体柜,配储总容量130MWh,订单总额高达2.04亿元。除了储能设备设施外,能链智电还提供了EMS(能源管理系统)、EPC工程建设、AI+网储充智慧能源运营等在内的一体化集成服务。

新型储能的逻辑在于,越是负荷密集接入、大容量直流馈入、新能源汇集,以及调峰调频、容量及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电网节点,对储能的需求越刚性,不仅能降低用电成本,省下增容的成本,还能通过峰谷套利获取收益。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充电站就成了工商业储能发挥作用的关键场景。

根据数据,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310万辆,公用充电桩的充电量是137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16%,预计到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45亿辆,公用充电量会达到史无前例的3380亿度,充电量增长25倍,占社会用电量将达到3.34%。

于是,电动汽车充电站自然成了关乎电网稳定运行的“大动脉”,但充电站配建储能柜并不是拍脑门,没有金刚钻就不能揽瓷器活儿,在不适合配储的场站贸然投资,结果很可能是赔本赚吆喝。

看似“谁都能干”,其实准入门槛极高。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手里有全国各个充电站的负荷曲线,了解日内每个时段、周月长周期的充电功率特征,能够依托大数据和储充一体化运营能力,通过智能选址与测算,对充电站能源管理需求进行评估,筛选出适合配储、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场站。比如浙江、上海、江苏、海南、广东的峰谷价差大于0.7元/kWh,通过优化储能充放电运行策略,每天、每月到全生命周期的账都能算得明明白白。

由于每个场站每天的充电量是不同的,每个城市的峰谷分时电价也不一样。这意味着在配储方面,需要量身定制,搭配容量115kWh-375kWh不等的储能柜,而且能源管理系统会给出每一个场站的配置需求和投运后的运行策略,甚至可以根据场站高峰、尖峰时段的功率饱和度,通过激励手段调度电动汽车动态调整充电时段,以修正运行策略中的偏差,最终实现充放电利益最大化。

显然,“门外汉”的第三方储能运营商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我们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因内容为机器人自动从互联网自动抓取,如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平台,请和我们联系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8626060360,谢谢!

(0)
管理员管理员
上一篇 2023-09-22 11:11
下一篇 2023-09-22 16:31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