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朱明:加快各类储能规模化的示范 切实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储能世界网讯: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就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方面,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朱明表示,要大力推动传统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还要加快抽水蓄能、调风气电等灵活的电源建设,以及各类储能规模化的示范,切实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朱明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出席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白皮书原文:《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发布!支持能源各环节各场景储能应用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介绍中国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介绍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行动。白皮书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全文共约2.4万字。

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表,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别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着眼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亲自指导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引领中国能源发展迈入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系统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能源革命的历史性成就,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新阶段中国能源安全发展战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举措,旨在让国内外社会全面了解中国能源政策和发展状况。白皮书重点介绍了以下五方面内容:

第一,集中介绍了新时代中国能源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理念。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推动能源供给革命,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增长、以煤油气为基础的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以绿色低碳为方向,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健全能源法治体系。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共同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国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能源政策方面体现出以下新特征: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民生用能放在首位,加强能源普遍服务;二是坚持清洁低碳导向,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高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三是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推进能源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技术进步;四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建设高标准能源市场体系,不断释放市场活力;五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加快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第二,集中介绍了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基本形成了多轮驱动的能源稳定供应体系,全面推进能源节约,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建立了完备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有力支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的绿色发展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实现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

第三,集中介绍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主要举措。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激励政策,加快提升重点领域能效水平,全力推动终端用能清洁化。加快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健全能源储运调峰体系,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完善能源科技创新政策,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创新平台,开展重大协同创新,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提升能源领域技术水平。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健全能源法治体系和治理机制。

第四,集中介绍了促进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用能的措施成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用能,特别是贫困人口用能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能源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实现贫困村全部通动力电;着力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实施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底完成了全部人口都用上电的历史性任务;在能源开发布局上向贫困地区倾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光伏扶贫等重大工程,增加贫困户的收入;积极推进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促进了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第五,集中介绍了能源国际合作的新格局。坚定不移扩大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持续减少能源领域外商投资准入限制。例如,2019年放开了对外资参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限制。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全方位能源国际合作,扎实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倡议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协同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协同巩固能源领域多边合作,协同畅通国际能源贸易投资,协同促进欠发达地区能源可及性,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

我们希望通过发布这部白皮书,让大家深入了解中国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为中国能源发展设定了新的航标,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力度和举措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在能源安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平衡能源安全保障与清洁低碳转型?

章建华: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我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要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源供应保障不仅要跟得上、能满足,而且要提品质、增效果,特别是当前,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步伐正在加快,做好能源安全保障方面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

刚才我也介绍了,习近平主席最近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能、风电、太阳能,总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就为我们构建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在安全保障中加快转型发展,加强科学谋划和统筹协调。

一是要加大煤炭的清洁化开发利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兜底保障。

二是要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低碳能源来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三是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推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加快提升能源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促进多种能源协同互进,能源供需双向互动和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谢谢。

北京日报记者:

2013年以来,国家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请问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哪些成效?另外,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方面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

您刚才提到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发改委能源局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围绕节能、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具体情况我想分四个方面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节能目标责任得到进一步强化。我们继续将单位GDP能耗强度的下降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建立了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并强化评价考核,用节能来倒逼高质量发展,这个作用正在持续显现。

第二,节能法规标准体系在不断健全,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制定、修订能效标识、节能审查、节能监察等管理办法,现行国家强制性节能标准达到了近200项,这是非常大的数字,相关标准越来越健全。法规标准引领和规范作用不断得到加强。

第三,重点领域节能进一步深化,我们加快工业绿色转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另外,大家可能都知道,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现在已经居世界第一,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的示范作用。

第四,节能政策机制在进一步完善。我们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节能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还开展了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本次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中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在这里就不一一再点了,这些数据介绍了近几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相关情况。刚才章局长在发布辞中也介绍了相关情况,我想这些变化为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会议部署,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

这里我也说细一点,说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坚持和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合理使用。

二是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三是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加快实施综合能效提升等节能工程,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持续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

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广泛开展全民节能行动,营造有利于节能的整体社会氛围。

章建华:

我补充一点,讲一组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刚才赵秘书长的回答。

从2013年-201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24.4%,折算下来节约能源超过1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亿吨。我在发布辞也讲了,相当于以年均2.8%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GDP7%的增长。谢谢。

深圳卫视:

近期湖南、江西等多个地区采取了限制用电的措施,引发了外界的关注,我想请问这与中国践行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否有关系,怎么来平衡保障供电和节能减排二者之间的关系?谢谢。

赵辰昕: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先介绍一下近期能源需求增长的一些情况,近期我们一直在做监测,因为每年我们常年在监测各种能源需求增长的情况,近期监测我们就感到受工业生产高速增长,以及低温寒流叠加的影响,导致了现在电力需求超出预期,形成一种高速的增长。

我点一下具体的数据,12月份以来,湖南、江西用电需求的增速也是非常高的,在全国都位居前列。根据电力生产快报,湖南12月上旬,发用电量同比增长了19.8%。前几天,最大的用电负荷3144万千瓦,这个比此前过去最高峰的负荷高出了100多万千瓦,接近200万千瓦,这个增量是非常大的。

江西12月上旬,发用电量同比增长18.4%,比湖南略少一点,但是也超过18%,这个数也很大。截止到目前,江西最大的用电负荷,前几天,达到了2631万千瓦,大家关心这个电力的情况可能都知道,一般夏季用电高峰往往会出现负荷最大的情况,江西这个情况比夏季过去曾经的历史最高负荷也高出了50、60万千瓦。湖南和江西都创造了高点。

浙江的一些情况,浙江12月上旬发用电量同比增长了9.2%,这个增速也很大,位居东部省份的前列。所有这些因素拉动了电煤需求有所增加,最近煤炭的价格大家都看到了,略微有些上涨,但是我跟大家报告,我们监测电厂的存煤,无论是存煤的天数还是存煤的总量都是有保障的,请大家放心。

所以我想说,截至目前,我们电力供应总体是保持了平稳有序,包括前面提到的湖南、江西、浙江等几个省在内,居民生活用电都没有受到影响,面对入冬以来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我们切实保障电力需求,确保电力供应总体平稳有序。湖南和江西这几个地方,我们原来从电力行业讲,就是“两湖一江”,因为煤炭运输距离较远,外受电能力也一直受到了一些限制,所以说历年来都是冬季保障的重点地区。

近期,针对这几个省出现的电力缺口,湖南、江西政府相关的部门也提前做了一些预判,在预判的基础之上及时采取了有序用电的措施,按照制定的预案,有计划地压减了一部分工商业企业的用电,来确保电力供需平衡、确保居民用电需要,保障了整个用电的秩序和电力整体平稳的运行。

浙江的情况和湖南、江西还不完全一样,浙江的电力供应是能够保障全省电力需求的,不存在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省内个别地方为了促进节能减排,采取了限制电力消费的一些措施。

这里把整体的情况给大家做了一个稍微详细一点的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会通过各种方式逐步地向大家作出回应。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会继续指导各地电力企业包括其他的能源企业多能互补、多能平衡,共同做好冬季能源保障的各项工作,有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发电能力,优化运行方式。

第二,进一步多渠道增加电煤供应。我们已经指导山西、陕西、内蒙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同时,会及时协调解决电煤运力,切实保障电力的需求。

第三,针对一些确实存在短期电力供应缺口的地区,指导科学合理的进行调度,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总的来讲,请大家相信,我们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请大家放心,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白皮书阐述了2012年以来中国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政策趋向和取得的结果。我想了解一下今后“一带一路”的能源合作有没有新的导向?

章建华: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应该来说,在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引领下,中国的能源国际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重大能源合作项目落地实施,能源合作多边、双边的机制也不断完善,能源政策还有技术交流日益频繁,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恢复存在不确定性,很多国家采取绿色发展政策促进了疫后经济复苏,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也在加速。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和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务实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合作。我们将秉承开放包容理念,建设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能源互利合作,加强与区域组织的合作,开展联合研究与交流,继续加强有国际组织多边机制合作,积极开展各种多边能源合作和交流活动。

另一方面,高质量推动能源合作项目。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研究推进与有关国家在核电、风电、光伏、智能电网、智慧能源、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合作,研究绿色能源和绿色金融相结合的政策,推动双边和多边合作项目。积极推动第三方、多方合作,形成“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大合唱”。

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很快,但新能源发电消纳问题仍存在较大的制约,在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方面有没有巨大举措?

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朱明:

谢谢这位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您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十三五”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消纳的问题,“十四五”面临消纳和接入两个问题并存,所以说要解决消纳问题。首先要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也就是新一代电力系统。

一是要加快构建智能化的电力调度交易和运行的机制,推动柔性直流输电,局域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加快跨省、跨区的电力通道的建设,发挥大电网综合平衡的能力。

二是大力推动传统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还要加快抽水蓄能、调风气电等灵活的电源建设,以及各类储能规模化的示范,切实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三是着力释放需求响应潜力,提高用户侧的智能化水平和高载能负荷灵活性,促进源荷双向的智能互动。

另一方面,切实完善和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保障机制。

一是要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推动将消纳保障机制纳入到相关法律,并上升为法定义务。

二是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评价考核,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

三是从增强调节能力、健全市场机制、创新消纳模式、加强消纳监管等方面推动形成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

四是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和碳市场建设,进一步体现可再生能源生态环保价值,探索绿色能源消费的新模式。谢谢。

章建华:

刚才这位记者的问题我们朱司长回答的很全面,我再补充一点。应该来说,前几年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成本比较高,所以为了鼓励发展,国家给予一定补贴,近几年经过多方努力,新能源技术发展很快、成本不断降低,到今年为止这个问题已经可以解决。今后,新能源的发展基本上不需要国家补贴,主要由市场决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消纳,就是把新能源电力消纳好。刚才朱司长详细给大家介绍了,这里面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到2030年风能、太阳能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预计2020年底能够达到4.6个亿,以后每年的增量还是很大,谢谢你的关心。

 

我们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因内容为机器人自动从互联网自动抓取,如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平台,请和我们联系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8626060360,谢谢!

(0)
储能机器人的头像储能机器人储能新手
上一篇 2020-12-21 10:01
下一篇 2020-12-23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