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基建:布局智慧能源基础设施 持续提升能源发展优势

储能世界网讯:加快实现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行业聚集,重点发展光伏、储能电池、铁电池等项目,构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品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

当前,青海省以“一优两高”战略为指导,生态、循环、数字、飞地“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五个示范省”建设为目标的宏伟蓝图正在展开。作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基建”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目前,加快推动“新基建”发展,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尤其对青海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基建”的概念

自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至今,党中央国务院在多次重要会议中提到要加快推动“新基建”发展。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指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建”的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内容。相比传统的“铁公基”,“新基建”具有较大的弹性,且有明确的指向性。一是强调产业升级和新经济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促进超高清、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前沿产业完善应用环境;二是强调区域生产要素的整合与协调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提升覆盖范围内数据资源、电力能源、人才流动速度和参与程度,加速区域内中心城市产业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三是强调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以信息基础设施创新监管方式、改造升级服务,以融合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要素成本,以创新基础设施推进民生保障、提升创新资源正外部性,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全面提升政府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全环节的治理能力。

二、“新基建”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从本质上讲,“新基建”在对经济的影响上,没有跳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范畴,具备兜底短期经济的作用。同时,“新基建”是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价值,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促进科技创新的具有乘数效应的底层支撑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将加快推动青海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升治理能力。

短期来看,发展“新基建”将扩大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对冲疫情负面影响。上半年GDP增长由负转正且远低于往年水平说明疫情影响之大、之深远超预期,自四月底大幅实施消费刺激政策以来,还要把增加需求和促进新的供给结合起来。妥善运用国家在发行特别国债和增加地方专项债等方面的政策机遇,加快落实青海省“新基建”年内投资计划,将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发展,并带动传统基建发展,同时激活供需两侧,稳定供给、拉动内需,促进短期经济稳定增长。

中期来看,发展“新基建”将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安全可控的基础网络体系,建造通用化支撑平台,提升软硬网络连接数量与速度,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基础改造。尤其针对青海“两头在外”行业发展受限现状,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畅通产业链数据循环,共享产业链数据资源,匹配上下游供需信息,为企业优化决策铺平数字道路。趁势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创新经济增长模式,有效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期来看,发展“新基建”将推动青海治理能力提升,实现产业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投资“新基建”,是紧抓下一波智能技术推动改革红利的基础,对青海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云上青海”建设,保证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引领产生积极作用。数字化赋能将促进青海治理体系向统筹协调复杂系统的方向深化改革,有效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实现以区域协调、城乡融合为基础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青海推动“新基建”发展的相关建议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青海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立足本省需求,平衡长短期效益,抓住财政机遇,科学顶层设计,积极稳妥推动“新基建”发展。

(一)拓展算力基础设施,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当前,数据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发展新经济的核心力量,实现数据的采集、计算、分析、加工、应用等功能的算力基础设施是实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基础。基于降低运行成本的考虑,国内外互联网巨头企业将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迁往温度较低、电价较便宜的区域已成为趋势。以独具特色的“1119”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体系为基础,发挥青海气候冷凉、绿色能源丰富、清洁能源发展迅速等独特优势,着重解决电价依然偏高等要素保障问题,大力争取一系列算力基础设施项目落户青海,打造“算力青海”品牌。从数字产业链角度向下引进数据采集、数据标注、话务呼叫、电商客服等人才门槛较低的信息产业,向上开发集数据存储、云计算、终端应用等各类数字服务,加快完成数字经济产业链的聚集,提升数字经济粘性,力争为创新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虚拟与增强现实、数字创意与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前沿产业打好基础。打造“数字经济+”模式,以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赋能生态、循环、飞地三种经济形态,实施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升级,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

(二)布局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持续提升能源发展优势

近年来,青海省新型能源行业发展迅速,可再生能源装机、发电量占比稳居全国前列,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持续领跑全国,新通道建设、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依托现有新型能源发展基础,紧抓国家发展“新基建”机遇,推进智慧电厂建设,打造智慧能源应用平台,提高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比重,大力推动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布局。保持清洁能源新兴产业发展强劲势头,围绕比亚迪、泰丰先行、亚洲硅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快实现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行业聚集,重点发展光伏、储能电池、铁电池等项目,构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品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紧抓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延长两年的政策机遇,增加电动车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与改造,实施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培育电动车消费市场。以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为依托,积极推动能源互联网应用,建设可融合电能、石油、天然气、热能等多种能源互相补充、互相转换的综合能源系统。在不断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融入国家“新基建”规划,争取一系列智慧能源项目,使青海新型能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智慧能源的规模优势。

(三)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建构合理投资结构

“新基建”内容广泛,投资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将引发一系列投资新风口。要坚持需求导向,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避免大水漫灌,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发挥投资带动作用。一是要完善财税金融政策扶持。依据本省财政能力,在当前财政金融政策宽松的环境下,加大对于“新基建”创新应用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尤其对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生态环保、循环经济、拉面经济等领域进行重点扶持。二是要强化产业政策引导。逐渐放开“新基建”相关行业市场准入,探索PPP、BOT、BT、特许经营权等形式的政企共建合作模式,扩大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的渠道和方式。尽快出台地方性“新基建”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标准规范、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等,加强对“新基建”的安全监管,尤其要保证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三是鼓励支持创新示范应用。以发展科技金融促进创新基础设施发展,遴选省级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开发“新基建创新券”等支持政策,举办“新基建”创新应用大赛,支持企业加大“新基建”应用力度和创新创业活动,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强化投资对接能力,营造“新基建”不断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原标题:以“新基建”促进青海高质量发展

我们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因内容为机器人自动从互联网自动抓取,如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平台,请和我们联系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8626060360,谢谢!

(0)
储能机器人的头像储能机器人储能新手
上一篇 2021-01-01
下一篇 2021-01-01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